【學者觀點-彭金隆 教授】淺談網路投保的發展

發佈日期 / 2019-04-08彭金隆 教授-國立政治大學
353553 10217
【學者觀點-彭金隆 教授】淺談網路投保的發展

<本專區由YAHOO邀約採訪編輯>

雖然主管機關或保險業者都在推展網路投保,那為什麼網路投保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高?原因在哪裏?第一個是環境的因素,主要是消費者是否已接受或習慣這樣的投保模式,特別是市場上有這麼多且方便接近的保險業務員,要改變過去的習慣,接受新的投保通路,可能需要一些時間!

另外一個可能是保險公司的通路管理問題,對保險公司而言,發展一個新的通路時,需要評估對傳統既有通路的衝擊;以壽險公司為例,就必須考慮到現在業務員通路,若是業務員通路熱賣的產品通常不會開放給網路來投保,因此網路投保會透過漸進的方式,由一些較簡易便宜而且業務員較沒興趣的非主力產品開始推動,以降低通路間衝突的問題。
 
再來就是產品的屬性是否適合這個通路來看,也需待市場驗證;例如身分驗證、風險與告知事項的說明、法令對銷售程序的要求、及須親自簽署等障礙,現階段都不是容易在網路上做到!而有後續糾紛的潛在可能也很高,這些都限制了現階度網路投保的發展。
 
但現在觀察網路投保發展的重心,應該在於件數而非保費金額!若今天客戶能在網路上能獨力完成購買一個保險產品,這樣成功的體驗對客戶的鼓舞是非常大的,之後就有很有機會與動機去購買第二張第三張保單!所以我們觀察網路投保人數的增加,會是我們初階段追求的目標,而不在於金額的佔有率!因為現階段網路投保除了利變年金外,保費通常很低,很容易被低保費市占比率所誤導。

另外,保險科技的進步會是網路投保發展的關鍵因素?這個答案是肯定的。因此保險業不論規模大小,對保險科技發展應該保有一定的關注程度,需要知道自己的競爭者在做什麼?消費者在關心什麼?若完全忽略不做,對公司未來發展來說就是一個潛在的經營風險。

彭金隆 教授-國立政治大學
現任金管會主任委員、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、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保險科技實驗室執行長,Cardif銀行保險研究中心主任。曾任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系主任、財團法人交通事故特別補償基金監察人、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、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秘書長、金管會人身保險保單審察委員、金融總會副秘書長;研究專長為保險市場、銀行保險、金融控股公司、保險科技與保險監理法規與制度等。

全新功能

立即訂閱Yahoo!E保網推播通知,隨時掌握各種保險知識及各項最新活動&優惠訊息!